一直以來就對文革前後的中國心理頗有興趣,涉獵了許多書籍,
像是陳若曦的尹縣長、七十自述,現任文化部長的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都讓我深深著迷。
而當自己真正踏上以前只出現在歷史課本的土地時,發現不一樣的不只是秋海棠變成大公雞,還有兩岸的思維、格局、立場乃至於個人個性,全都大相逕庭。撇開政治因素,
造成親如兄弟海峽兩岸如此的巨大鴻溝,文化、情感都占有一席之地,
藉由這部片可以一窺在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成長模式,都讓我驚動、激動。
本片於台灣時間8月2日才上映,內有大雷,備有茶水,謹慎入座。
故事從80年代的中國農村說起,
參加數次高考終於光耀門楣的土鱉程東青(黃曉明 飾),
在燕京大學認識了優等生孟曉駿 (鄧超 飾)以及王陽(佟大為 飾),
縱使一開始瞧不起鄉下來的孩子,到最後也被講義氣的東青所動容,
成為這輩子最好的朋友。這種友情讓人羨慕、忌妒以及崇敬。
在那個年代如同台灣當時的順口溜『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海峽兩岸都視美國為富貴、尊榮的象徵,
美國是一個擺脫貧窮、實現自我理想、光宗耀祖的夢想,
三個好朋友一直都為這夢想而努力著。最後東青的美國簽證一再拒簽,
王陽為了洋妞放棄理想,只有孟曉駿帶著青梅竹馬以及捨不得離開好友的淚水,
踏上了美國土地。
到了美國真的就能飛黃騰達了嗎? 孟曉駿只能在實驗室當養小白鼠的助理,
到後來甚至只能當busboy,理想終究打不過現實,只求溫飽、只求遮風避雨,
真的要這樣過一生嗎?
回去中國吧!
在中國,程東青和王陽已經將英語補習班稿的小有名氣,
加上歸國學人孟曉駿的強勢回歸,
一個學員破三百萬人的『新夢想』學校儼然成為中國踏進美國的踏板。
這樣看似順利的合伙學校,其實內部也出現雜音,三個人最終命運會如何呢?
就如同佟大為說的,『千萬不要和你最好的朋友開公司』
電影裡有許多對白深刻的映在我的腦海,
每個人窮極一生遭遇的失敗不計其數,當我們常常杵在抱怨的氛圍中,
其實更可以慢慢去習慣這種失敗,從中站起,從中學習,從中獲得。
沒有一個失敗是毫無意義的,每一次的失敗都是離成功越來越近。
我喜歡劇中的一句對白,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失敗』
整部片劇情緊湊流暢,時而讓你大笑,時而讓你動容,時而讓你笑中帶淚,
演員演技自然,就如同他們真的有美國夢一般,當我對陳可辛導演的印象還留在武打片時,原來他已惝徉在構造新時代的夢想。劇中場景不管是在農村、校園、街道,一屋一瓦都讓我看的津津有味,那是我所不知道的世界,我很好奇、很貪婪。
縱使這部片好到無可挑剔,我卻有深深的惆悵,中國,在很多方面是真的把我們遠遠的拋在很後面的地方了。
劇照來源 http://hk.movies.yahoo.net/movie/photos/20422